在劳动争议当中,一般是要先进行仲裁而后才能提起诉讼的,劳动仲裁和诉讼是有相应的流程规定的,那么你知道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流程与办案技巧是什么?福尔摩思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流程与办案技巧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顺序是,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诉讼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执行由那级法院管辖

  为了使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与申请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审判主体与执行主体相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将对国内仲裁的执行提高至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7号)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目前,对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执行管辖并无明文规定,只是参照仲裁裁决执行的管辖,而仲裁裁决书的执行是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的,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五十六条中作了明确规定,既然最高人民法院已对国内仲裁裁决的执行管辖作了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执行管辖该如何确定?

  实践中,许多地方按适用仲裁法的解释均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笔者认为不妥。事实上,劳动争议仲裁与国内仲裁裁决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仲裁,只是均有仲裁二字而已:国内仲裁裁决是一裁终局,对裁决不服不可再诉,仅在某些情形下可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而对劳动争议仲裁不服,尚可诉讼,且在基层法院诉讼,诉讼后仍由该法院执行。根据上述区别可知,劳动争议仲裁的执行无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基层法院完全可以胜任。

  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条件: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以上就是福尔摩思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流程与办案技巧的相关内容,面对仲裁机构与法院的重重考验,当事人要做好相关材料,合法收集证据,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福尔摩思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